回锅肉

回锅肉起源四川农村地区 [2]。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,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制作。所谓回锅,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。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,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,川菜之化身,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。
回锅肉,是四川传统菜式中家常菜肴的代表菜之一,属于川菜。其制作原料主要有猪后臀肉(二刀肉)、青椒蒜苗等,所谓“回锅”,是指食材先煮后炒,两次入锅,二次烹调之意,将“回锅肉”翻译成英语,亦指“煮了第二遍的菜” 。
回锅肉口味独特,色泽红亮,肥而不腻,色香味俱全,是下饭菜中大部分人会选的菜。川菜中的回锅肉,最佳是蒜苗、仔姜、青椒做“翘头”,佐以郫县豆瓣、永川豆豉。而自贡家常菜中的回锅肉,就有青椒、仔姜、葱白配,藠头配,干豇豆配,莲花白配,甚至锅盔配。 [9]
配料各有不同,除了蒜苗(青蒜)还可以用彩椒、洋葱、韭菜锅盔等来制作回锅肉,“家常”顾名思义,“调料家家常有”之意,故每一家制作出的味道都不相同,这一特性,也是赋予了回锅肉这道菜独特的魅力。
2018年9月10日,“中国菜”正式发布,“四川回锅肉”被评为“中国菜”四川十大经典名菜。
ps:按鼠标左键可打开链接

回锅肉成品图

菜品源流示意图

材料:五花肉青蒜、葱、姜、蒜、干红辣椒、花椒、豆瓣酱、糖、油。

步骤:

食材准备图回锅肉所需食材

烹饪过程图

成品摆盘图

刀工展示图

注意事项

热锅中油到四成温烫,就可放肉煎熬。切好的肉,放了一阵子,肉片就会粘连在一起,若要炒散,容易使肥瘦分离,若让肉片待粘连的油化开,自己分散,又容易造成下焦上腻,煎熬不均匀,因此,煮肉的汤要保持一定温度,肉片下锅前,用漏瓢将肉在汤中氽散,再入锅煎熬,这样,肥瘦不断,而且,肉片上一定的水分,还可保持肉的嫩软。四川人把回锅肉又叫做熬锅肉,烹饪技艺中,没有“熬”法,它是将炒、爆、煸、炸四法融为一体,使烹制的菜具有由四法而得的风味特点。
一些在家里主厨的人,习惯冷锅放油,还习惯直接放生油熬熟后做菜,一般来讲,这都是烹饪之忌。冷锅热到劲起,油温过高,生油熬熟,油烟太重,炝入菜中,大败菜的本味。因此,应该待锅热后,放入已经熬熟的油,做回锅肉也要先放一点油,最好是熬熟的菜油,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,更有煎熬的香味。应该待锅热后,放入已经熬熟的油,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,更有煎熬的香味,当今城里人,已很少用菜油的,况且,市面上也很少能买着质地清醇的菜油,那就只好用调和油了。还有人怕油太重,干脆不放油,直接将切好的猪肉放入锅中煎熬,这样做,油是不重了,但肉也干焦了,入口难以化渣,全无了回锅肉干香中徐徐而来的细软。其实,嫌油太重,下配料和作料前,倒出一些就是。
正宗的回锅肉,应该用香蒜苗作配料。在四川,夏秋时节,这种又细又长的蒜苗上市了,人们知道,一年中,吃回锅肉的好时候到了。有人用一种很粗、叶子又长又宽的蒜苗作配料,川人叫它是葱蒜苗,一股冲鼻的坏葱味,真坏了回锅肉的举世英名。

注意事项配图

相关链接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end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回锅肉百科

回锅肉

厨友留言(0